宝鸡翻译公司 宝鸡翻译公司 宝鸡翻译公司
123

补齐短板向幸福看齐

宝鸡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宝鸡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幸福凤县建设探析
宝鸡日报记者  孙海涛
    向着太阳,向着如织的游人, 7月,凤县凤州镇数百亩向日葵迎风绽放了。万“头”攒动的花盘如海,游人欢畅的笑声如歌。从这里向南不远,凤州村女人们裹着头巾正挎着箩筐三三两两从花椒田里出来,迎面与熟人打着招呼:“今年湿椒都卖到 13块钱一斤哩,等过些天晒成干椒, 60块钱一斤没得跑呦!”引得大家一片笑声。农忙一日,太阳刚下山,村前的小广场里,四五名老人唱起了自编自演的歌曲《赞凤县》:“碧天儿云,红叶对满山,七彩凤县人杰地灵;春光无限,花椒满山红艳艳,药材木耳钱串串……”
    此情此景,怎一个“幸福”了得! 8年前,这里才摘掉省级贫困县的穷帽子,从百姓收入,到乡村环境,再到落后的基础设施……怎么办?凤县决定以补齐短板的方式,向幸福看齐。    如今,随着连年的苦干实干,凤县县域经济飞速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城乡环境等“短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当你行走在凤县城乡,你会惊叹补齐短板的力度,更会羡慕看齐幸福的速度。
    由点及面从小处着眼  补民生“短板”   
    凤县, 100个行政村,总人口 11万余人,凭借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的腾飞,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然而,凤县决策层深知,如果用“放大镜”审视凤县,其中小处的“瑕疵”并不少,只有下大力气破除一个个点位上的“短板”,百姓幸福指数才能更上一层楼。
    拔除贫困户“穷根”,才能同步前进。  今年以来,凤县以各级干部为主体,全面开展以部门联村、领导联企、干部联户,包抓贫困村、包抓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两包”工作制,围绕合理“定”名单、入户“摸”实情、集智“定”计划、思想“先”脱贫、帮扶“解”难题、环境“变”面貌等六大任务,确保贫困村 2020年脱帽、贫困户 2017年脱贫。全县共有 98个单位联系 66个村, 2420名干部联系 18807户一般户、联系 324户个体户、联系 115家企业、包抓 50个贫困村、企村结对 40对、包抓贫困户 3402户 9351人。
    “根治”村级污染源,才能山清水秀。凤县突出垃圾和污水处理两个重点,创新运行机制,在垃圾处理方面建立了“户保洁、组收集、村清运、镇处理”的工作模式,在污水处理方面,建成了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的第二污水处理厂,同时在全县人口集中的黄牛铺镇东河桥村、红花铺镇永生村等 23个村实施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级垃圾填埋场 57个,配置垃圾车辆38辆、摆放果皮箱 2000余个,彻底改变了农村“垃圾处理靠风刮、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状况。
    文化“扎根”基层,才能丰富百姓生活。凤县先后投资 5000余万元,强力推进县、镇、村三级文体设施建设,建成  3000平方米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为一体的县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均已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建成展览馆和“梦回故里”文化长廊,通过历史图片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凤县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更多的人在这里缅怀历史、珍惜现在;建成县级数字影院 1座, 3个影厅可同时容纳 260人;建成镇综合文化站9个、村级文化室 90个、农家书屋 100个、数字农家书屋 10个。
    这种由点及面的做法,让凤县补齐了一个个基层短板。记者在凤县河口镇河口村采访时,贫困户李安存正准备扩大蜜蜂养殖规模。他乐呵呵地说:“我们赶上好时候了,我家在包扶干部的帮助下, 6月份光卖蜂蜜就赚了上万块钱。”
    实际上,李安存感受到的“幸福”正来自凤县补齐短板中的“温暖”。这种从小处着眼,让更多人受益的方式,正让凤县变得愈来愈幸福。
 精益求精从细处入手  抓农村“短板”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凤县看来,每一项工作做得实不实,赢在格局,更赢在细节。不但需要自上而下出政策,更需要自下而上见行动,细节做得好,百姓才能安享实惠,乐享成就。
    让我们从凤县近三年来大力推行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来看凤县的“细节”之美。
    三年前,与大多数西部县区一样,凤县之美基本集中在县城,在广袤的农村,基本还是“污水沿街横流,厨房蚊蝇乱舞”的景象。而现在,沿 212省道翻过秦岭山脊一路南行,横穿黄牛铺、红花铺、凤州等镇直达凤县县城。沿途你会看到,一个个白墙灰瓦的村庄点缀在山间,或竹海一片、或红花绿篱、或小桥流水、或曲径通幽……
    如此美丽的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是很多人没有想到,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此之快。
    红花铺镇草凉驿村,明清时蜀道中的重要驿站。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却与车马相闻的古驿站之名相去甚远,直到 3年前,过往的游人才又开始驻足于这个山村。在草凉驿村 60岁的村民杨连斌看来,这得益于村容村貌的巨大反差。
    “旁的不说,就说我家宅院门前这片公园,以前这里是一个大土坑,全村的污水汇到这里后只能靠蒸发,谁愿意在这里闲逛?几年前,土坑填平了,还建起了湿地公园修起了仿古亭,不但污水得到净化,而且一到夏天,大家伙在公园里下棋聊天,热闹得很呢!”在这个占地一亩多,遍植芭蕉、红叶李、大叶女贞的袖珍公园里,杨老汉挥起右手向空中一划,“看看现在有多好!”
    任丽茹,凤县东河桥村 33户农家乐经营户中的一员。用她的话来说,“客人能停车就意味着咱们能赚钱。现在村里村外大变样,很多人经过我们村子,都会停下来一起吃顿地道的农家饭,可以说,是环境带来了致富的门路。”
    永生村,一个 212省道旁的小村落,然而,凭借沿村精致的景点建设,这里已经成功“绊”住了游客腿。去年,刘乖勤投资 200多万元在这里建起了 11个香椿、草莓、蓝莓种植大棚。他坦言,若是放在几年前,他绝不会将资金投到这个“脏、乱、差”的小村庄,但现在不同了,因为村里房前屋后的“三堆”全部搬入指定库房,贯穿全村的一条废水渠修成了长流水小瀑布群,农家旱厕变成了双瓮漏斗式沼气厕所,空地上建起了亭台、搭起了秋千……这些“细节”以“集群”方式出现时,这个村的“软实力”就足以吸引游人,进而形成农业观光园的重要客流。    在很多本地人眼里,这种“精益求精”式的建设方式,实际上极大地提升了凤县的竞争力和软实力。
 持之以恒从短处精进  破发展“短板”  
    一鼓作气不易,持之以恒更不易。对于凤县来说,一些工作尽管在短期内就取得了“精进”的成绩,但未来发展,更要下大力气完善和保障。
    从县域发展最难的抉择做起。针对各项工作出现的难题,县里不推不避,以大魄力推动工作。比如说,凤县作为采矿大县,为了合理控制矿山开采规模,毅然将全县 130多户小型铅锌采矿企业整合为 29户,对整合关闭的矿山企业全部进行生态恢复,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将矿山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发展旅游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做起。凤县县城新建路是城区核心道路,因“街头羌舞”而闻名旅游界,是游客来凤县必定要逛的景点之一。目前,新建路改造工程正在高效推进,据悉,该道路改造中,车行和人行系统将仿照市区经二路改造风格,沿街通信照明等线路全部下地,道路两侧不再设置停车位,并采用彩色沥青路面并增加自行车道、无障碍通道、公交出租停靠站点、自行车租赁系统,完善交通信号导视系统,提高交叉口转换能力。
    从百姓最关心的教育事业做起。目前,凤县累计投入资金 1.17亿元,实施了教育装备现代化等工程。为学校更新计算机 750余台,添置用于教学的笔记本电脑 578台,添置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施 140余套、体音美设备 7套,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电子白板班级全覆盖;全面实施“校校通、班班通”工程,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覆盖面达到了 100%,实现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无差别;投资120万元,实施了学校绿化美化和校园文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 1.3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墙 5000多平方米,制作校园文化雕塑 2个,粉刷墙面 3.6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发展高位均衡。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直面自身短板的小处、细处、短处,并寻找差距,补齐短板,让凤县向幸福看齐,继而走出了一条从“出手”到“出彩”的腾飞之路。


宝鸡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